CIIF(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中国规模 大、具影响力的工业领域国际性展会之一:
基本概况
定位:经国 务 院批准的唯 一具有评奖功能的大型工业博览会,是中国工业领域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举办时间与地点:每年秋季在上海举办。2025年展会时间为9月23日-27日,地点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题与规模:2025年主题为“工业聚能,新质领航”,规划展览面积超28万平方米,涵盖9大专 业展区,包括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数控机床等。
奖项设置
CIIF设立多类奖项,表彰工业领域的创新成果:
CIIF大奖
高荣誉奖项,每届授奖总数不超过10项,需经过展商申请、专家评审、组委会备案等严格流程。
专 业奖项
包括智能制造奖、绿色低碳奖、信息技术奖、机器人奖等,每类专 业奖项授奖数不超过10项。
2024年新增“生物制造专题奖”,并优化奖项评选维度(如技术先进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评选流程
专 业奖项的优胜展品可推荐进入CIIF大奖评审,结果于开幕式揭晓。
展会亮点
前沿技术展示: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吸引全球头部企业首 发新技术。
数字化平台:推出“数字工博”线上平台,提供工业社交、直播、供需对接等功能,构建工业人专属的“工业圈子”。
国际化参与:2024年展会吸引全球28个国家的2600余家展商,专 业观众超2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达13.51亿次。
2025年展望
2025年展会将继续深化“工业聚能”主题,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并计划通过高层级论坛、技术对接等活动,加速工业技术成果转化
2025年上海CIIF(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规模:
展览面积:规划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参展商数量:吸引全球超过2800家企业参展,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世界500强及行业领 军企业。
专 业观众:预计逾20万中外专 业观众参观,全网曝光量超13.51亿次。
展区设置:涵盖九大专 业展区,包括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其中数控机床展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
同期活动:举办50余场技术对接和论坛活动,如“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等。
本届展会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通过“数字工博”线上平台强化工业技术对接与成果转化。
2025年上海工博会(CIIF)展品范围覆盖九大专 业展区,具体如下:
一、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核心展品:金属切削机床(加工中心、车床、铣床等)、金属成形机床(钣金冲压设备)、激光加工设备、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机床配套功能部件及工夹具。
细分展区:激光加工&钣金冲压技术、金属切削&增材制造技术、机床配套及周边产品。
二、工业自动化展
核心展品:生产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传感器)、过程自动化系统、电气传动系统、工业互联网与嵌入式技术、智能传感与连接装置。
三、机器人展
核心展品:工业机器人整机(焊接、搬运、装配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伺服电机与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
核心展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太阳能与风能技术设备、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自动驾驶、车联网)。
五、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
核心展品:工业节能技术(节能电机、余热回收)、空气治理设备(烟气净化、VOCs处理)、工业清洁技术(除尘、过滤设备)。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
核心展品: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5G通信设备。
七、科技创新展
核心展品:国 家 级科研机构(科技部、中科院、高校)的创新成果,涵盖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八、新材料产业展
核心展品:高端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及生物医用材料。
九、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
核心展品:通信设备、物联网终端、工业软件及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
同期活动与特色
技术对接与论坛:包括“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等50余场活动,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技术转化与产业合作。
数字化服务:通过“数字工博”平台提供线上展示、供需对接及工业社交功能。
展会规模达30万平方米,吸引全球超2800家展商及20万专 业观众,覆盖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30余个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