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1483430
新闻中心
2025 北京应急管理展览会-应急管理部力推!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在国家安全战略布局中,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作为应急管理部推动 “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关键举措,承载着非凡的使命。自 2023 年更名以来,它迅速崛起为应急管理领域的 “风向标”,聚焦应急管理信息化、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及事故救援四大核心板块 ,搭建起一个**且专 业的展示交流平台。

2025 年 11 月 18 - 20 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将迎来这场行业盛会。届时,应急管理部、工信部等多部委领导将亲临开幕式,为展会站台。他们的参与,不仅彰显了国家层面对应急管理产业的高度重视,更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带来新政策动态与战略指导,让参展企业与观众第 一时间把握政策脉搏,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时间地点

(一)展览时间:2025 年11 月18 日至20 日(3 天)。

(二)布展时间:2025 年11 月15 日至17 日(3 天)。

(三)展览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 号)。


从市场数据来看,应急管理产业已然成为一片蓬勃发展的万亿级 “蓝海”。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测算,2023 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总产值已超 2.1 万亿元,其中装备领域规模突破 7500 亿元,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稳步攀升。随着 “全灾种、大应急” 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不断加大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投入,企业也日益重视安全生产与应急保障。无论是日常的安全监测、风险预警,还是灾害发生时的抢险救援、物资保障,都对先进应急技术装备产生了强烈需求。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精 准对接应急管理 “防 - 抗 - 救” 全链条需求。在这里,供应商能展示前沿的技术与装备,商能一站式寻找到符合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为供需双方搭建起一座高效沟通的桥梁,助力企业在这片广阔市场中抢占先机,实现互利共赢 。

4 万平方米展区

2025 年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规模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展览面积较上届直接翻倍,达到 4 万平方米 ,首 次启用国家会议中心南北双展馆。这一扩容,为展会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展示内容,构建起一个涵盖应急管理全产业链的生态展示平台。

展会精心规划了 7 大特色展区,每个展区都聚焦应急管理的关键领域。在航空应急与无人装备区,我们将看到无人机集群作业、高原大载重直升机等 “空中救援” 黑科技。大疆作为无人机领域的佼佼者,将展示其新研发的物资投送、灾情勘察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灾区信息,并实现物资的精 准投送。航天飞鹏也将带来先进的应急救援航空器,展现其在长距离运输和复杂地形救援中的独特优势。

应急管理信息化区同样亮点纷呈,华为、中国电科等企业将带来 “智慧应急大脑”。华为的应急指挥系统,依托其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对各类灾害信息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电科的大数据监测平台,则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实现灾害预警的 “秒级响应”,提前为救援行动争取宝贵时间。

个体防护装备区汇聚了德尔格、梅思安等国 际品 牌与优普泰等国内龙 头企业。在这里,智能安全帽、防火阻燃服等融合新材料与物联网技术的前沿装备将一一亮相。智能安全帽不仅具备传统安全帽的防护功能,还集成了定位、通话、心率监测等多种功能,让救援人员的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防火阻燃服采用新型阻燃材料,结合先进的制作工艺,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有效保护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20 + 场新品发布

展会特别设立 “应急技术创新舞台”,这是一个专注于应急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展示交流平台,聚焦三大实战场景,带来 20 + 场新品发布,直击应急救援中的实战痛点。

在极端灾害救援场景下,徐工消防、福建侨龙等企业将带来令人瞩目的装备演示。徐工消防的大跨度举高消防车,拥有超长的臂架和强大的灭火能力,能够轻松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福建侨龙的排水抢险车,则具备高效的排水能力和快速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城市内涝时能够迅速排除积水,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高危行业安全一直是应急管理的重点领域。中海油安全技术、煤科总院将展示油气田智能巡检机器人、矿山透水预警系统等先进技术。油气田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油气田环境中自主巡逻,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矿山透水预警系统则通过对矿山地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透水事故,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安全防护也是展会关注的焦点。海康威视、辰安科技将带来高层建筑火灾监测、地下管廊隐患排查一体化方案。海康威视的高层建筑火灾监测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及时发出警报。辰安科技的地下管廊隐患排查一体化方案,则通过对地下管廊的全方位监测,实现对各类安全隐患的快速发现和处理。

同期发布的《2025 应急装备技术白皮书》更是一大亮点。这份白皮书由行业**机构精心编制,深入解读无人机、特种机器人等 8 大领域的技术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帮助企业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提前布局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带一路” 搭建全球协作平台

作为 “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配套活动,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国际合作方面成果显著。展会吸引了 26 国驻华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他们的到来为展会注入了国际元素,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展会特设 “海外买家配对专场”,这一举措为国内应急企业与国际市场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精 准的供需配对,企业能够直接对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需求,拓展海外业务。在这个专场中,企业可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与海外买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洽谈,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寻找合作机会。

在国内合作方面,展会也有新亮点。国内展区首 次设立 “应急产业集聚区”,徐州、随州等产业带将集中展示消防装备、矿山机械等集群优势。徐州作为我国重要的消防装备产业基地,将展示其先进的消防车、消防器材等产品,以及完善的消防装备产业链。随州则以矿山机械产业为特色,展示其在矿山救援设备、矿山安全监测仪器等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展示,能够促进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产业合力,推动我国应急产业的整体发展。

同期活动:

政策的导向对于应急管理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上,政策解读环节无疑是一大亮点。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将举办 “十四五” 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专场解读会。在这个解读会上,灾害预警能力提升是一个关键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成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社会力量参与也是政策关注的焦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不仅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还能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政策解读,企业能够深入了解政策红利,把握发展机遇,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抢占先机。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也将在展会期间发布《安全应急装备推广应用目录》。这份目录明确了招标的重点方向,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可以根据目录中的要求,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出符合需求的安全应急装备。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订单,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展会参展价值:

一、对于企业而言,参展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能为企业带来三大核心权益,助力品牌实现破圈发展。

精 准曝光方面,企业将有机会获邀加入《应急管理部推荐供应商名录》。这一名录的含金量极高,一旦入选,企业便能优先对接集采需求。集采项目通常规模大、稳定性强,对于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品牌形象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能够借助这一平台,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展示给相关部门,提高品牌在市场的知 名度和认可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技术对接也是企业参展的重要收获之一。展会汇聚了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企业可以与这些机构面对面洽谈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合作等。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拥有海量的应急数据资源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企业与之合作,能够获取更多的数据支持,提升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 先地位,企业与其合作,能够吸收先进的技术理念,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通过参展,企业还能实现市场拓展。展会特别举办 “供需对接会”,这为企业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等安全部门建立通道提供了便利。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和巨大的需求,与建立合作关系,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企业可以在供需对接会上展示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与安全部门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达成合作意向,拓展市场份额 。

二、国际参展商参加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能够通过两大通道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合作。

通过 “一带一路技术对接会”,国际参展商可以了解中国应急装备认证标准与补贴政策。中国的应急管理市场规模庞大,且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了解中国的认证标准和补贴政策,对于国际参展商来说至关重要。认证标准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补贴政策则为国际参展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经济支持。国际参展商可以根据这些政策,调整自己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提高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国际参展商还可以与徐州、随州等产业带企业探讨 OEM/ODM 合作模式,降低本地化生产成本。徐州和随州是中国重要的应急产业聚集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国际参展商与这些产业带企业合作,能够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通过 OEM/ODM 合作模式,国际参展商还可以借助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快速将产品推向中国市场,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销售 。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舞台,更是洞察行业趋势、链接优质资源的战略平台。无论是寻求技术突破的创新企业,还是致力于提升应急能力的政 府部 门,亦或是探索合作机遇的国际机构,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11 月 18 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我们不见不散!


核心提示:北京应急展
刚发布的文章
联系方式
  •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坤路1号1幢
  • 电话:13761483430
  • 手机:13761483430
  • 联系人:朱艳
新闻分类
最新发布
企业新闻
站内搜索